浙江智能收费软件开发

拔掉烟囱698根,为实现“大同蓝”做出了突出贡献。回忆之前销售的同事也分享过大同热力的信息化经历,以及此次投标的相关整个过程。大同热力之前和北京某公司在合作收费和客服软件系统,是早期就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信息化管理工作认识非常深刻。但伴随着供暖政策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的革新,原有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热力企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加上原有系统多年不升级,系统卡顿僵死严重,统计报表不准确等原因,使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原有供暖软件供应商服务不到位。

浙江智能收费软件师已经早两天到场等候了,当天下午我们在信息处的带领下把硬件拉进了机房。大同热力的机房挺专业的,外屋是监控室,里屋是硬件设备,中间是一块大玻璃墙,透过玻璃能轻松看到机房的温度、适度等情况。机房的门是指纹识别的,只有信息处的人员能进出。进入机房后,整齐落座着12台机柜,布线整洁不凌乱,我们和信息处的兄弟一起把服务器上了架,接下来就是走线布线了。本次项目一共是5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有8个千兆口,2个万兆口,也就是说每台服务器需要走8根网线2根光纤。好在都是用的成品线,省去了自己做线的时间,并且也保证了线的质量,但是总共40根网线10根光纤,

问题的修复,项目随时可以上线!8月31日8:48,一笔2175元的暖费进入了系统并成功开具了电子发票,标志着大同热力项目正式上线运行了!昨天,我跟徐主任商议,让系统提前一天上线运行,万一出现点状况我们当天还来得及处理,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明智的。9月1日早上,各营业厅还没开门营业,门外的老百姓已经排起了队伍,我真没想到大同的热用户交费这么积极,不过好在我们昨天已经“演习”了一天,所以对今天这种场面满怀信心。还别说,昨天试运行了一天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主要表现在打印机兼容问题、操作人员不熟练、电子票页面偶尔卡死没反应、高拍仪连续拍照报错等,针对于昨天出现的问题,今天我们安排了工程师专门到问题多的营业厅进行辅助指导,业务不熟练我们就现场讲解,打印机、高拍仪不工作我们就现场示范调试,电子票卡死我们就教会如何重开并且联系在总公司的航信工程师进行问题排查。总之,真正意义的上线,我们顺利完成了。

接4月23日,由大同热力方组织,我方主持的银行代收启动会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参会的银行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大同银行。会上我介绍了我们此次项目的对接方式及进度计划安排,主要是推动银行尽早启动工作,早日完成代收费对接上线。会上各家银行都表了态,愿意积极配合这部分工作,不过时间安排上有点紧,毕竟银行的流程比较慢。实际上后来他们用行动印证了当时的话,因为没有一家是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上线的,好的应该算是大同银行了,在正式收费前完成了上线。在银行对接的过程中,由于后期时间比较紧,所以我们经常加班加点,从网络调试到服务部署平均2天搞定一家银行,技术联调的时候我们张工更是一对三的进行响应。上线测试前,我们通过对大同热力业务种类的分类,做出了一份详细的测试用例,总共41种类型,120多个可变参数,这份用例为后面银行代收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性能测试大同热力的性能测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