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智能自来水收费软件系统

遂宁智能自来水收费软件拔掉烟囱698根,为实现“大同蓝”做出了突出贡献。回忆之前销售的同事也分享过大同热力的信息化经历,以及此次投标的相关整个过程。大同热力之前和北京某公司在合作收费和客服软件系统,是早期就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信息化管理工作认识非常深刻。但伴随着供暖政策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的革新,原有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热力企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加上原有系统多年不升级,系统卡顿僵死严重,统计报表不准确等原因,使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原有供暖软件供应商服务不到位。

其他项目上从未如此大动干戈,因为数据量级达不到。这次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小组来负责大同热力的性能测试和调优。测试分为性能排查阶段和压力测试阶段。性能排查阶段:按照测试用例测试系统的所有功能,找出导致系统资源增加的功能和响应速度缓慢的功能并记录下来,针对这一阶段暴露出的性能问题进行优化。压力测试阶段:对常用功能进行并发压力测试,这一阶段我们关注几个主要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系统资源消耗情况。首先确定了需要进行压力测试的常用功能并整理测试脚本。根据客户真实使用情况,确定5,10,15,30,50的测试并发量,模拟50,100,150,300,500人同时使用系统。根据并发测试结果锁定存在性能问题的功能,同时确定如何分配每个虚拟机资源以及创建多少个集群的Tomcat。现场培训八月初,徐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商量系统培训的事宜。

有时系统出现点问题需要找原软件公司处理,工程师并不是将问题修复而是直接在后台改数值,这样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导致了很多数据面积和应收对不上、当年跟往年对不上,我们开玩笑说:系统被你们玩坏了。数据迁移陆陆续续进行着,这个浩大的工程持续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像遨游在数据海洋的邮轮,时不时地打捞出一些问题数据供业务部门核验修改,直到后把新账和老账核对到差1块多钱,我还记得张主任当时开玩笑说:这1块多钱不找了,我担了!实际上在数据迁移的工作范畴中。

面挑战巨大,因此各供暖企业划地而治,能更加灵活且有效地扩张供暖地盘。但随着国家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发展,加上各地供暖业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那些拥有雄厚资本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大型供暖企业,已经开始四处扩张。目前国内已经诞生了不少实力雄厚的供暖集团型企业,其中一类集团企业只是兼并了本地的一些中小供暖企业,区域集中而且管理相似,集团化管控相对简单;另外一类集团企业则是把业务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地域遥远而且供暖管理和政策条例不同,导致集团化管控挑战很大。不管是哪种情况,集团总部都要能够随时了解到各个分公司的情况,实现"分散经营,集中管理"。